您的位置: > 民族宗教 >

日喀则市以深化文旅产业发展为依托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抢庄牛牛游戏棋牌

发布时间: 2024-08-02 17:37:58来源: 日喀则市委统战部
打印
t
t-

  日喀则作为旅游大市,近年来充分利用独特的人文资源、历史资源,依托喜马拉雅文化、雅江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珠峰文化等旅游资源,深入推进“旅游 ”融合发展,以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开发旅游新业态,拓展各民族交流空间。日喀则市以“旅游 ”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将文化、体育、康养等元素融入旅游领域,满足各族群众沉浸式、体验式的旅游需求,开启旅游新业态。实施“上海-加德满都-日喀则”旅游包机等“航空+旅游”新业态;打造珠峰文创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日喀则博物馆等一批“文化 旅游”新业态;推出定日白坝自驾车营地、嘎玛沟旅游徒步旅游线路、“奔向珠穆朗玛”半程马拉松、“珠峰杯”自行车环城赛等一批“体育 旅游”新业态;发展谢通门卡嘎温泉、亚东康布温泉、九眼温泉等一批“康养 旅游”新业态。同时,以日喀则市特色优势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暨文旅融合营销推广会为契机,启动了“向山而行 路见日喀则”千人自驾首发团发车活动,30 辆自驾车及100名游客从成都启程,沿着318国道奔赴珠穆朗玛峰。旅游业综合带动效应不断凸显,各族群众在旅游场域中接触、互动、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拓展。

  探索旅游新模式,增强各民族互动交往。日喀则第十八届珠峰文化旅游节活动成功入围2023年全国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进一步加大了“珠峰之乡·吉祥日喀则”旅游品牌在全国市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围绕珠峰沿线生态文旅资源,科学规划23个沿线村落功能,分门别类打造“旅游特色试点村”,依托非遗文化和生态优势,聚力打造以珠峰小镇为中心的非遗文化展示体验精品线路,各族游客在参观游览中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共品特色美食、共赏生态美景、共写团结美篇,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日喀则市在借助旅游业促进民族团结的道路上,还做了许多创新尝试:组织包机游客开展“家访”活动,让游客有机会走进本地居民的家中,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分享各自的生活点滴;投入2400万元,发放旅游消费券,实施旅游包机专列奖补政策,让各族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有效提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指数”。

  落实惠民好政策,促进各民族情感交融。日喀则市通过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在318、219国道沿线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驿站,将中华文化与民族元素等融入日常生活、融入旅游发展,推动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创新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定日县实现了全县旅游总人数破74万人次、但从未发生任何一起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事件,旅游总收入破3.7亿元、珠峰景区收入破1亿元、单日最高收入破100万元,4600余名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聂拉木县全力打造旅游促“三交”示范县,依托援藏资源编制《聂拉木县文化旅游总体规划》,依托国旗老阿妈党性教育基地、樟木口岸、希夏邦马峰、佩古措、酸奶湖3a级景区创建深入实施“旅游 ”战略,通过旅游业发展创收近千万元。聂拉木县希峰党员志愿服务队抢险救援,不分民族,不分国籍先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6次,其中处理安全隐患11项,开展抢险救援13次,救助被困游客5次,服务滞留游客34次,清理积雪抗雪救灾4次,日常巡逻、群众帮扶20次。背负走失被困游客就医,帮助被陷车辆脱困,协助游客修理车辆,为求助游客免费提供餐食、住宿等模范事迹层出不穷。每一次的救助事迹都开出了一朵民族团结进步平安之花,彰显中华民族一家亲。

(编辑:陈建国 责编:周勇 终审:刘期胜)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