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统战人士 >

有国旗的地方就是中国——让习近平总书记感动的玉麦乡英雄传奇-抢庄牛牛游戏棋牌

作者: 于殿忠发布时间: 2018-01-03 12:23:39来源: 中国西藏网
打印
t
t-

鸟瞰玉麦乡图片来源:新华网

玉麦不是麦,玉麦也不产麦。

玉麦是个乡,也是个村。

玉麦很小,最小时只有三人。父亲是村长,两个女儿是村民。

玉麦又很大,所辖面积3644平方公里,目前实控面积1976平方公里。

玉麦这个乡,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的一个边境乡。

从拉萨到玉麦,直线距离500多公里,即使在今天,真正走完也要3到4天。经典路线是从拉萨到山南市首府泽当镇,再到隆子县,然后到扎日乡曲松村,从曲松到玉麦还有33公里山路,期间需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日拉雪山。站在雪山顶上,但见周边层层叠叠的高耸山峰合围着一个小小的河谷,河谷间的平坦地带长约七八百米,宽300米,这就是玉麦乡所在地——玉麦村。

2017年10月29日,收到习主席回信后,玉麦乡全体干群合影图片来源:新华网

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后的第四天,习近平总书记给玉麦乡牧民卓嘎和央宗姐妹的一封亲切回信,让这个昔日默默无闻的边陲小乡成为“网红”。2017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2017年,我又收到很多群众来信,其中有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的乡亲们……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这个让习近平总书记感动和记挂的乡村,究竟有着怎样的英雄传奇?

桑杰曲巴拒绝裹胁坚守家园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那个风云变幻的动荡岁月。

那年春天,日拉山的冰雪还没融化,山谷里杜鹃花却开始开花,牧民们从冬季的严寒中刚刚开始享受大自然的温暖,这时,从山外冲进来一帮匪徒,一边高喊:“红汉人要来了,他们吃人肉,喝人血!”一边掳掠原本就不富裕的玉麦(当时这里叫玉门,属扎日区)人家,然后匆匆向南边逃窜。逃窜时,他们还不忘盅惑,“要活命,跟我们走!”

霎时,这个几十户300多人的小山村一片恐慌,愁云惨雾笼罩。

走还是不走?

一部分人家牵着牛群,走了;

一部分人家在惶惑迟疑中,终于抵不住未知的恐惧,跟着走了;

“狼挂起山羊的胡子,改不了凶恶的嘴脸。他们的话,我不信。”只有桑杰曲巴转过身,走回自己的小屋。他相信,没有比乌拉、比乞讨维生更苦的事。

他和妻子坚决留了下来。其他几户人家见此,也选择了留下。

那时,玉麦村民不仅要为地方政府支应完全无偿的乌拉差役,为官家人转山(因为玉麦是朝转扎日神山的一个重要歇脚站点)提供食宿。这里每年雨水过盛,不产青稞,因此每年藏历新年后,雪山稍许融化,一部分村民就会翻过日拉雪山,到山外去讨生活,直到大雪封山前,又回到群山环绕的家乡。每年这样的出山乞讨,只为给留下来的家人省些口粮。

后来,金珠玛米(编者注:“金珠玛米”为藏语,“金珠”意为拯救苦难的菩萨,“玛米”意为兵,“金珠玛米”意为救苦救难的菩萨兵。在昌都战役和解放军和平进驻西藏后,该称呼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专有称呼,沿用至今。)翻越日拉雪山,向山谷深处前进。

后来,人们迎来了民主改革,延续千年的乌拉差役,被废除了!玉麦人再也不用侍候官老爷了!他们可以当自己的家做自己的主了!因为共产党,因为金珠玛米让他们翻身了!

1960年,玉门更名玉麦,设玉麦乡,属扎日区。桑杰曲巴被任命为玉麦乡乡长。

全乡英勇支前协助驱逐入侵印军

许多人家回来了,住不了多久,又迁出去了。大雪封山的冬季太长了,夏秋时节雨水太多了,地里长不出庄稼的日子实在太苦了。玉麦乡只剩下3户牧民。

六十年代初,中国自然灾害频发,印度趁机对中国边境骚扰蚕食,挑战中国边防部队,最后公然入侵。1962年的国庆节刚过,桑杰曲巴乡长的大女儿卓嘎才一岁多,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打响了。

桑杰曲巴乡长牵着牦牛,带领乡里的青壮牧民们参加了支前,为前线部队运送弹药和给养。时值仲秋季节,从扎日到塔克钦到珞瑜,再从珞瑜到塔克钦到玉麦,往返于后方和前线之间。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通往前线都是盘山小路,不是悬崖就是峭壁,有的地方仅容一人勉强通过,稍有懈怠就会掉落悬崖。虽然衣服脏了破了,脸上和手臂剐蹭得伤痕累累,但牧民们说:“金珠玛米为我们驱赶外敌、夺回家园,他们流血牺牲,我们这点小伤算什么。”

就这样,一次再次地,他们整理好行装,往返于家乡和前线,为保家卫国的金珠玛米运送给养,协力赶走侵入家园的豺狼。

一个月后,战争结束,玉麦人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一家6 口守边

20世纪90年代,卓嘎(右一)央宗(左一)与父亲桑杰曲巴图片来源:解放军报

第二年,桑杰曲巴的二女儿央宗出生了。

党和政府考虑到玉麦乡的困难,在条件相对较好的日拉山另一侧的曲松乡盖起新房,给他们分了粮食和牲口,让桑杰曲巴带着全乡人家迁到这里居住。

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的桑杰曲巴并不开心,他说:“毛主席让我翻了身,当了乡长,可我这个乡长连家也没守住。”仅仅过了一个冬天,下一年刚开春,他和妻子就背起两个女儿,赶着牛群,翻过日拉雪山,回到了玉麦,回到了这个他们世代生活的家园。

一家人回来时,通往小屋的路上已经满是野草,屋里的东西也被印度那边的人偷得差不多了。没有人在,家里的东西是保不住的。“只有人在,家才能看好。”桑杰曲巴对家人说:“这里是国家的土地,我们得在这儿守着。我们守着,就守住了这片国家的土地。”

“守家守边”看似简单,但日子过得并不容易。

玉麦这个十分好听的地名,和麦子却没一点渊源,自从祖辈在这里定居,所需要的每一粒粮食都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三座大雪山,从山外背来。每年大雪封山前,桑杰曲巴就要到山外换回下一年的口粮。

只有一户人的家乡是凄美的,雪山阻隔的生活是艰苦的,放牧的生活是寂寞的。但桑杰曲巴乡长的家始终如铁打的营盘,牢牢扎在祖国的这片国土上。

一年夏天,一架印度直升机从南边飞来,降落在玉麦,打破了乡村平日的宁静。一群全副武装的印度士兵强行把他们的国旗插在了玉麦最高的一个山头上,还在通外山外的路上设卡,盘查过往行人。桑杰曲巴愤怒地向他们抗议,但蛮横的印度士兵不予理会,还威胁要杀掉他们。桑杰曲巴认识到面对荷枪实弹的侵略者,抗议是没用的,要想守住这片土地,还是要靠金珠玛米。

安顿好家人,勇敢的老乡长冒着生命危险去给驻在扎日乡的解放军报信。到扎日区是条转山道,道路崎岖,瘴气弥漫,野兽出没。即使成群结队的转山人,也没有十足把握安全地走出来,滚下山或迷路是常有的事。但桑杰曲巴顾不了这么多,为了家园,他毅然决然地出发了。

夏季的高山牧场,到处都是沼泽。桑杰曲巴喘着粗气,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路。牛皮靴子里灌进去的水,咣唧咣唧一步一响,每走几步就得倒一倒。不知摔了多少跌,总算走出沼泽地,进入山地。他把身子紧紧贴在泥泞不堪的山坡上,抓住树根和藤蔓,手脚并用地往上爬,不知滚下来多少次。

平时7天的路程,桑杰曲巴只用4天就赶到了,踉踉跄跄地赶到扎日区时,他全身湿透,手上脸上到处都是被树枝和石头划破的血口子,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信送到了。

金珠玛米来了。印度兵悻悻溜走了。

看到一家人安然无恙,桑杰曲巴倒头就睡,这一睡,就是一天一夜。

醒来后,桑杰曲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印度旗扯下,用火烧掉,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不久后,他又把家从玉碓搬到谷底,向南推进了5公里多,就是现在的玉麦。

时间过得很快,几年后,乡长家又添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人口增多,家丁兴旺,一家六口充满了欢乐。

每年,桑杰曲巴乡长都要到山外开会。大女儿卓嘎从懂事起就记得,阿爸每次回来都要带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给他们讲大山外面的新鲜事,讲上级指示和国家大事。

有一年,桑杰曲巴开会回来,带回一张彩色画像,他指着画像说:“这就是我们的大救星,毛主席。”然后,他恭恭敬敬地把毛主席画像供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地方,还给画像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有一次,阿爸买回一块红布一块黄布,姐妹们想:要给我们做衣裳吗?心里不由充满了希望。哪知吃过晚饭,阿爸却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展开那块红布,拿着尺子在上面认真量来量去,用剪刀把红布裁剪成长方形;然后又用笔在黄布上画来画去,画好五角星,用剪刀剪下来。他让卓嘎穿好针线,一针一线仔细地缝起来。看到阿爸那严肃的神情,一家人安静地等待着。当一大四小五个黄五星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红布上,桑杰曲巴把一家叫到身边,郑重地说:“孩子们,这是中国最宝贵的东西,这是我们的国旗!”

第二天,他找来竹竿,把国旗固定在上面,插在屋顶上。

从此,五星红旗就高高飘扬在玉麦乡乡长家的屋顶上。

从此,孩子们知道了国家就是五星红旗。

从此,孩子们懂得了有国旗的地方就是中国。国和家是那么的近,那么的亲!

这样手工缝制的国旗,桑杰曲巴乡长一共缝制过四面。后来,玉麦乡领到了专门统一制作的国旗,不管是手工缝制的还是统一制作的,国旗每天都高高飘扬在玉麦乡……

1978年,那年冬天的雪比往年都要大,腊月末,正是大雪封山时节。

由于缺医少药,准确的说是无医无药,桑杰曲巴乡长的妻子已经拉肚子一个多月了,看着奄奄一息的妻子,乡长决心冒死闯雪山。

玉麦,每年一过十一月就大雪封山,日拉山口的积雪,厚的地方比人还高,就是最强壮的马和牦牛陷入其中也寸步难行,在封山的大半年里,没有天大的事,没有人会冒险翻越日拉山。

人命关天。

冒着大雪,桑杰曲巴把妻子放在牦牛背上,牵着牦牛向日拉山口急行。随着纬度的升高,路越来越陡,雪越来越厚,在齐腰深的雪地里,他一边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挪动,一边不停地与妻子说话,怕她一旦睡过去,就再也醒不过来。妻子一次次从牛背上滑下来,他又一次次抱上去。

不知过了多久,翻过日拉山口,曲松乡近了!桑杰曲巴回身与妻子说话,却没得到回应,近前一摸,才发现妻子已气息全无……这个铁打的汉子,终于恸哭失声。

临近藏历新年,阿爸一个人牵着牦牛回来了。看见孩子们一个个疑问的眼神,他把他们搂进怀里,说不出一个字,只有伤心的眼泪恣意地流。看到阿爸泪流满面,孩子们全哭了。懂事的他们什么都明白了,阿妈不在了。

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还是这座高高的日拉山,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家中最小的妹妹,在翻山时落在后面。大家在背风处煮好茶,迟迟不见她赶来。沿路往回找到她时,小妹的身体已经被暴风雪埋了一半。抱起小妹冰冷的身体,阿爸一头栽倒在雪地里。那年,小妹只有16岁,花一样的年纪。

阿妈走了,小妹也走了,阿爸一下子就老了。

卓嘎姐妹和弟弟几次央求阿爸:“我们也到山外去吧!”

“不能走,这里是国家的土地,得有人守着!”阿爸的态度不容置疑。

阿爸心里有苦,却从不对孩子们说。他下定决心把小弟送出山外读书,后来又逼着他学藏医。

从此,玉麦乡只剩下他们父女一家三口。这是八十年代初。

三人乡的日子“祖辈的土地,我们必须守护好”

桑杰曲巴既当爹又当妈,又是一乡之长,姐妹俩是仅有的乡民。从那时起,山外人把他们一家就叫作“三人乡”。

“三人乡”的日子有多苦?

四季生火,房子中央的地上垒起三块石头,就是做饭取暖的火塘;

粮食珍贵,缺少了糌粑,奶渣不香了,萝卜不甜了,土豆不好吃了;

没有袜子,放一天牧,只好一遍一遍换靴子里的干草;

冬天酷寒,除了紧挨着火塘,只能靠不停地劳作,来增加身体的温度;

那个年代,玉麦南部原始丛林里除了孟加拉虎、豺狼、雪豹和熊之外,还有印度那边的猎人在游荡,如果走得远一些,还会遇到巡逻的印度士兵。

三个人的日子再苦,但坚持定期巡山,仍是桑杰曲巴雷打不动的习惯。

一袋熟土豆,一把开山刀,就是桑杰曲巴巡山时的全部装备。

清晨,太阳还没有露出笑脸,桑杰曲巴瘦小的身躯就踩着泥泞的山路出发了。数天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和一身的泥水回到家中。

白天,他用刀劈开密不透风的荆棘和灌木,在布满厚厚的青苔的林间冒雨穿行;夜晚,钻进山洞或石缝中躲避野兽;饿了,吃几个拇指大小的土豆充饥,渴了;喝山里的泉水,累了,就在大树下休息。

每次巡山前,桑杰曲巴都会嘱咐姐妹俩:“我这一去,两天就能回来。要是第三天还没回来,你们不要找我,赶紧翻过日拉山去曲松报信。”

阿爸去巡山,姐妹俩守家。

白天,有牛群陪伴,有各种劳作,姐妹无暇担心太多;

夜晚,担心野兽侵扰,姐俩靠两只狗壮胆,一只猎犬“支莫”,一只藏獒“雷索”。只要狗叫得厉害,姐妹俩就害怕得躲在房子的阁楼里不敢入睡,哆哆嗦嗦直到天亮。

姐妹俩最担心的,还是阿爸巡山晚归。

她们清楚记得,阿爸最经常说的话:“我们常去转转,他们就不敢来了。”

“那里是我们的土地,国家的领土。不去巡山,就会被别人侵占的。”

“放牧就是对国土最好的守护”。

为此,一家人经常会在冬季特意把牲畜赶到玉麦南面的山谷里,这里森林遮天蔽日,松涛阵阵,松萝随风飘荡。丛林中的巡山路上,看到自家牛群的蹄印,踩在自家的牛粪上,父女三人心里踏实又亲切。

有一次例外。

姐妹俩清晰记得,那是1982年的冬天,阿爸带着姐妹俩一起到仁错嘎山口巡逻。一大早,三人便带上糌粑、酥油茶和烧水壶,穿着厚厚的棉衣,迎着初升的太阳出发了。从家到山口有大概40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山路蜿蜒,雪厚路滑,直到傍晚才抵达目的地。看到山口没有异常,父女三人长舒了一口气。

这时天气已晚,想要返家已不可能,他们在附近寻找到一个山洞,作为过夜之所。入夜,洞外寒风呼啸,一家人在洞里生起火堆,一边取暖,一边煮酥油茶,整晚轮流守护,防止被野兽侵袭。虽然仍然清冷无比,但阿爸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第二天,一家三口放心地踏上回家的路。

就这样,放牧之外,护边巡边是父女三人的主要任务。桑杰曲巴对两个女儿最经常说的话是:“没有共产党,哪有西藏人的今天!这是我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土地,我们必须守护好。”“玉麦是咱们的国土,可不能在咱们手里丢了。”

慢慢地,这个观念也变成了姐妹俩的信念,深深植根在她们灵魂里、血液里。父女三人边放牧,边巡边,一干就是几十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玉麦乡来了一个访客,那就是邮递员白玛坚参。十几岁的白玛牵着马,定期翻过雪山,给桑杰曲巴乡长送来邮件。每当一人一马到达时,老乡长都会欣喜万分,迫不及待地打开报纸,一版一版,一篇一篇地读下去,那些他认为很重要的新闻,还要把女儿卓嘎和央宗叫到跟前,给她们诵读。

白玛坚参从15岁就当邮递员,一干就是35年。一个人,一匹马,真正的“单枪匹马”。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总是面带憨厚的笑容。在他37岁那年,在送邮件路上,遇到山上石头滚落下来,正正砸在他的左腿上,砸成骨折落下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卓嘎乡长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图片来源:新华网

1988年,已经65岁、当了29年乡长的桑杰曲巴老了,县政府让他光荣退休,让大女儿卓嘎接任,当了第二任乡长。

随着改革开放,国家加大了对西藏的扶持力度,对边境地区的建设加大了投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拨出专款42万元,建设玉麦乡的基础设施:从山外运来水泥、铁皮等建筑材料,盖起了乡政府、卫生院,还建起了2.5千瓦的水电站和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从此,桑杰曲巴一家不仅住上了新房,用上了电灯,还看上了电视。

好事接踵而至。

老乡长有两大心愿:一个是通公路,一个是有医生。

乡政府建成不久,西藏自治区有位记者进到玉麦乡,写了篇新闻稿,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居然有几十位小伙写信给隆子县政府,表示愿意到玉麦乡落户,有的还寄来照片愿意与这两姐妹成家。隆子县为此专门再发新闻:玉麦乡地处边境,不能随便迁入人口,才使这场风波平息。不过,这篇报道倒是使得一直没能成家的卓嘎乡长终于找到如意郎君,成就了美满姻缘,建立起了幸福家庭。

苦寒玉麦变身吉祥乐园

1996年,玉麦乡里新来了两户居民。政府为乡里派来了一位乡党委书记和一名副乡长,这位副乡长还兼任医生和教师,两人都是拖家带口来的,于是全乡人口从3人一举增加到18人,玉麦乡开始热闹起来。

1997年,新华社首次对我国人口最少的玉麦乡进行报道,一家人放牧守边的事迹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来自内地的信件也翻山越岭,来到卓嘎和央宗姐妹面前,当时,卓嘎和央宗竟然收到了七麻袋求爱信。

央宗和儿子索朗顿珠在一起图片来源:新华网

2001年,玉麦乡第三代人,桑杰曲巴的二女儿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已经懂事了。

索朗顿珠从小和波啦(爷爷)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他的玩具都是波啦买来或用竹子做的,最喜欢的是各种各样的玩具枪。

索朗顿珠常想:将来长大了一定参军,穿上军装,守卫玉麦这块边疆,保卫他的亲人们。稍大一点,索朗顿珠就开始随大人们去放牧了。有一次,他们把牛群赶到雪山下的牧场,突然,山上刮起风来,年幼的索朗顿珠冷得受不了,波啦从牛背上解下背东西的木架,揭下防摩擦的垫子,把索朗顿珠裹在里面取暖。波啦却在寒风里,若无其事地甩着“乌朵”(放牧用的抛石器)。贴着牦牛的体温,闻着牦牛的汗味,索朗顿珠感觉幸福极了。他想,长大了,也要成为像波啦这样坚强的人。

这一年9月,老乡长的最大心愿实现了——通往山外的公路修通了。

当第一辆车开进来的时候,老乡长给这个“铁牦牛”献了哈达。

这一年,老乡长沿着这条公路,去了一次拉萨。

这一年,卓嘎沿着这条公路,去了一趟毛主席的故乡。

这一年,77岁的老乡长在大雪纷飞的季节没有遗憾地走了。

临走前,老乡长让女儿把全乡人叫到床前。

老人的遗言至今让当时的所有人记忆犹新:“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你们不要因为玉麦苦,更不要因为我走了就离开这里,这是祖辈生活的地方,更是祖国的土地,一草一木都要看护好。”

送走疼爱自己的波啦,索朗顿珠擦干泪水,循着先辈们的足迹,翻越日拉雪山,踏上了求学之路。

日子,像玉麦河水哗哗流淌。

公路通了,玉麦的变化加快了,开始跟上山外的脚步。

卓嘎、央宗姐妹十分激动地翻看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图片来源:央视截图原来的一户“三人乡”已经发展到9户32人了。

国家的边民好政策让边民补贴、生态补贴和草场补助等政策性收入,一年算下来每户能拿到4万多元。曾经开不进来的“铁牦牛”,如今全乡9户人家已经有了7辆。4户人家开起了餐馆和家庭旅馆,乡民手编的竹器、藤镯在山外的市场上成了抢手货。

2016年,玉麦家家户户都有了wifi,不论是给孩子寄零花钱还是在商店买东西,都流行起用支付宝和微信。

2017年,作为玉麦乡的第一个大学生,索朗顿珠本科毕业。学习高山向导专业的他,实习期间就在四川找到了一份收入可观的滑雪教练工作。这年藏历新年,他没有回家,这也是他离家十几年来唯一一次没有和家人一起过年。

阿妈央宗打来电话训斥他:“你难道忘了波啦的话吗?”阿妈在电话里说:“‘鸟老了,要归巢;人老了,要回家’,我们这代人终究也会老,守卫玉麦这片国土的责任要落在你们这代人肩上了。”

当索朗顿珠的同学们纷纷寻找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时,他遵照母亲的嘱咐,参加了地方公务员考试。他要带着学到的知识,回到家乡。

卓嘎和央宗没上过一天学,但她们的孩子如今都在外求学。玉麦现有12名在校就读的学生,大学生4名,毕业一名,高中生6名,小学生2名。说起当年克服重重艰苦送孩子们外出读书,这是卓嘎和央宗最引以为傲的“政绩”。那不仅是为了下一代的未来,更是为了玉麦的明天。

乡情难却,故土难离。每年藏历新年前,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雪山多么艰险,被父母们送出山外的孩子,一定会准时回到玉麦这个家。

“当年,波啦守在玉麦一辈子,阿妈和姨妈听了波啦的话,守在玉麦大半辈子。现在,我也要听阿妈的话,继续守护家乡这片山水。”索朗顿珠说。

2018年,玉麦将迁入47户人家,全乡将达到56户。玉麦生态小镇示范村建设将全面铺开,乡亲们将住上安全舒适的“别墅”。乡里还将并入国家大电网,告别小水电的历史。一个宜居乐业的边境乡镇正从蓝图变为现实。正如玉麦民歌所唱:

“扎日神山下的玉碓和玉麦啊,

是个吉祥的地方。

玉碓灵草满山,

玉麦秀水遍地。

进出玉麦千难万险,

留在玉麦草丰水美。

我希望做一只轻盈的小鹿,

在这吉祥的乐园快乐地生活。”(中国西藏网文/于殿忠本文在写作中,曾参考孙开远常川段敏《卓嘎、央宗姐妹一家几代人在玉麦放牧守边的故事》《在人口最少的边境玉麦乡有9户人家坚守着国土》宁世群《西藏最小的乡——玉门乡》等,特此致谢!)

(责编: 陈建国)
相关阅读
 

热点关注更多>>

领导论述更多>>

理论园地更多>>

相关链接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