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览页-抢庄牛牛游戏棋牌

训
您的位置:  >  

玄奘法师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02-16 12:48:33 来源:《中国宗教百科大辞典》

 

►玄奘法师 
 
 
   玄奘(约600-664年)是中国唐代佛学家、佛经翻译家、唯识宗创始人。俗称“唐僧”,通称“三藏法师”。本姓陈,名讳。洛州偃师(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人。少时随二兄长捷法师住寺院,13岁时正式出家,2l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遍访名师,饱学佛教大、小乘经论及各家学说。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决心西行求法,以释所惑。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艰苦的求法之行。他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出敦煌,再经今新疆和中亚等地,历尽限险,终于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从戒贤学《瑜伽师地论》等各类论典,历时5年。后又历时4年,游历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回到那烂陀寺后,应戒贤之嘱,主讲《摄论》、《唯识抉择论》。当时该寺师子光以《三论》批驳《瑜伽师地论》。玄奘乃撰《会宗论》三千倾,融会空有二宗,批驳师子光的见解,颇受戒贤的赏识。又应戒日王之请,著《制恶见论》,驳正量部论师般若多的《破大乘论》。戒日王还在曲城为玄奘设无遮大会,历时18天,无一人对其见解提出异议。由此受到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推崇,被称为“解脱天”和“大乘天”。后谢绝印度朝野的一再恳留,不辞劳苦,返回离别17年的祖国。贞观十九年(645年)返回长安。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旅程五万里,“所闻所履,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被请回长安弘福寺,后又住大慈恩寺。从贞观十九年开始,20年间共译出佛教经论75部1335卷,对中国古代翻译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特殊贡献。同时还将《老子》和《大乘起信论》等论著译成梵文,传到印度,推动了中印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玄奘口述,由辩机整理的《大唐西域记》则记述了玄奘西行的所见所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玄奘力主“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崇尚戒贤所传唯识系学说,系统地译出唯识系理论,并创立了唐代第一个佛教宗派唯识宗。弟子几千人,知名者有窥基、圆测、普光、法宝、神泰、靖迈、慧立、玄惊、神防等。 
(摘自《中国宗教百科大辞典》)
 
 玄奘法师访印及回国路线
►玄奘法师访印及回国路线

相关链接更多>>

网站地图